为贯彻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,加快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应用技术人才,提升高等院校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,2016年12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资源调整,组建智能制造学院,按照“工管结合、软硬兼施”的专业布局思路,目前开设有自动化、物流管理等2个本科专业,电气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物流管理、智能控制技术、信息安全与管理等5个高职专业,以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1个中职专业,目前在校生1700余人。
学院以培养服务中国制造2025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、高、本、硕等多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原则,借鉴德国“双元制”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,创新“校企双元、双证融合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按照“认知实践、生产实践、工程实践、企业定制实践”的企业实践规律,构建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、四年企业实践不断线的人才培养体系,使学生按照“技术工人→技术员→现场工程师”的职业成长规律,逐渐成长为现场工程师,创新“校企双元”人才培养模式。
学院作为TAIA副理事长单位,将积极与宜科(天津)电子有限公司合作,把“宜科赛达智能制造综合示范平台”作为学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基地,切实加强与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,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,从而探索建设“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、产业服务”智能制造创新基地,服务于区域经济,使得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区域落地。